2025年9月27日,由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主办,广东工业大学承办,经济学院协办的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25年学术年会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广东广州召开。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教授,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史丹研究员,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白建刚,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暨南大学、辽宁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郑州大学、福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浙江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单位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学校副校长杜承铭主持开幕式。

主会场开幕式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白建刚在致辞中,首先向出席年会的各位嘉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其次,白建刚书记介绍了广东工业大学学科实力、产业融合成果、政产学研协同发展等方面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提出希望借年会加强合作,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力量。最后,白建刚书记再次感谢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对广东工业大学的关心与支持,并预祝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白建刚致辞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史丹研究员在致辞中,向广东工业大学的领导、师生以及参会的嘉宾、专家学者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与问候。史丹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工业经济学会,阐述了学会的使命,并指出本次年会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价值实现的根本途径”的重要论述。本次年会共收到337篇论文,从中选出30篇入选年会论文进行会议交流,还在258篇青年论坛论文投稿中选出3篇论文参与会议交流。最后,史丹研究员提出广大专家学者需要以更开放的格局、更系统的思维推动融合创新,探索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的理论机制和发展规律;要深入总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成效,发现规律和存在的障碍,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史丹研究员致辞

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杜承铭教授主持开幕式
第二环节主旨演讲由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史丹研究员主持。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国务院原副秘书长江小涓教授,广东工业大学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谢胜利教授分别作主旨演讲。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理事史丹研究员主持第二环节主旨演讲
江小涓教授以“数智时代的经济秩序:合理与合意”为题作主旨演讲。江小涓教授总结了当前我国AI向善的两个标准合理和合意,指出在市场机制上的分布式协同治理的作用,通过“集小善为大善,以大善引领小善”,使AI发展与人类进步目标更加匹配。最后,江小涓教授呼吁广大文科、哲学社会工作者要担负起责任,在AI人工智能治理中主动承担人文社会科学的责任。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名誉会长江小涓教授作主旨演讲
谢胜利教授以“人工智能赋能工业经济”为题作主旨演讲。围绕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的“三权”分置数据产权制度,谢胜利教授从人工智能赋能四个难点和四个措施出发,以实际案例深入讲解AI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在医疗、导航中的应用,并指出未来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科学机器的关键命题。

广东工业大学智能信息处理研究所所长谢胜利教授作主旨演讲
第三环节主旨演讲由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浙江财经大学原校长王俊豪教授主持。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申明浩教授分别作主旨演讲。

浙江财经大学原校长王俊豪教授主持第三环节主旨演讲
王永贵教授以“数字创新生态系统对区域数实融合影响路径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动态分析”为题作主旨演讲。他从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和支撑数实融合为切入点,以宏观眼光审视数字创新生态系统推动区域数实融合的多条组态路径,为区域数实融合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浙江工商大学校长王永贵教授作主旨演讲
申明浩教授以“数据要素对上下游产业带动效应研究”为题作主旨演讲。他从数据流动是数据要素能产生价值的前提出发,为破解数据流动困境,产业链上中下游必须实现联动以打破信息壁垒,解决技术标准碎片化、创新协同不足等问题。他总结了上游数据要素供应商与中下游企业联动的重要性、中游技术上为下游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的重要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申明浩教授作主旨演讲
第四环节大会汇报由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乔均教授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导师包歌副教授、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卢盛峰教授分别作大会汇报。

南京财经大学原副校长乔均教授主持第四环节大会汇报
包歌副教授以“创新激励、绩效考核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为题作大会汇报。她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为例,探讨创新激励、绩效考核与技术密集型企业出口的关系,发现创新型城市政策对非束紧企业出口促进作用更明显。.她提出通过长期的创新积累最终实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包歌副教授作大会汇报
卢盛峰教授以“减税激励、经济群聚与‘卡脖子’技术创新”为题作大会汇报。他聚焦减税激励、经济群聚与“卡脖子”技术创新的关系,刻画企业研发决策的行为,发现减税激励政策门槛附近存在企业研发超重行为,对创新绩效有差异影响,达到门槛的企业创新绩效更明显。他提出地方政府的减税激励在垄断性较低的企业中发挥更大的效果。

武汉大学卢盛峰教授作大会汇报
学术交流环节共设6个分论坛,分别为“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价值链攀升”“人工智能与产业创新”“产业政策与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与创新”“金融市场与创新”。来自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多位专家学者对年会30余篇论文进行主持和点评,学术讨论交流氛围浓厚。本次年会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养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擎,解决中国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及二者融合发展问题提供了智慧与力量,体现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服务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

本次年会的顺利召开,既是学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经济学院学科实力与担当精神的重要彰显。立足新发展阶段,经济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特色优势,紧扣学校2025年战略研讨会部署,深耕工业经济与创新融合研究,强化产学研协同育人,以经院之智、经院之能,为学校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