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介绍
(一)学院概况
学院毗邻龙洞森林公园,校园湖光山色,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自1983年工业外贸专业在原广东机械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前身之一)首次招生,学院历经40年发展,已经形成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经济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金融工程、数字经济4个本科专业;设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金融学、国际商务、数字经济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设有数字经济系统优化二级学科博士点。学院始终秉承“笃行博学、格物致知”的院训,借助学校工科优势,开拓进取,培育专业特色,着力培养适应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经贸人才,目前在校本科生近1800人,在校研究生200余人。
(二)师资团队
学院紧抓高水平大学建设机遇,积极引入青年骨干教师和高水平师资,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78人,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3人;近90%专业教师具有境外或海外留学和学术交流经历。
学院目前主要有三大科研团队:
工业数字经济团队,该团队主要围绕:1、数字化转型/创新与产业组织重塑;2、虚拟集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经济;3、网络安全治理、数据流动与隐私规制;4、基于大数据的产业经济预测分析等领域展开研究。
金融工程团队,该团队主要围绕计算金融、金融产品创新设计与供应链金融、财富管理与风险控制、金融博弈理论等,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并且深度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的国际金融市场需求,以其精湛的国际视野,培养掌握国际金融核心业务及关键技术的高端金融工程人才。
国际商务团队,该团队与广东工业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新兴经济体研究所(中心)合署办公,是国内首家同时以金砖国家和“一带一路”为研究主题的科研机构,主要依托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的研究与教学资源,奉行开放、包容的组织原则和运行机制,与国内外数十所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良好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连续8年承办新兴经济体论坛和金砖国家智库圆桌会议,2017年1月被选为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国家级智库)。
(三)科研平台
科研水平大幅度提升,国家基金立项逐年增长,近年来获批国家级项目百余项;获省部级奖项多项,近年来荣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四)学术成果
高质量的学术成果。学院研究生在国内外权威重点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得政府部门采纳及批示。
(五)人才培养
(1) “三位一体”的研究生专项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选拔思想过硬、能力突出、志存高远的学术学位研究生,“拔尖计划”坚持“导师制、个性化”的培养思路,以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为目标,学院为培养对象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优质培养资源和多样化交流平台。
“研究生卓越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依托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各类联合培养机构(含联合培养基地、产业学院、校外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或协同创新的应用型科研项目等资源,以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面向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从事高层次应用创新性工作的专门人才为目标,以项目制方式深化产教、科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2)优秀研究生出国(境)专项资助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积极实施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形式的研究生国际联合培养体系、积极推进学术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学术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的创新型人才。具有国际培养专项、粤港澳研究生联合培养专项、研究生赴境外长、短期研修多种形式培养。
(六)就业前景
学院研究生就业领域广、就业行业多、就业面宽,总体毕业去向落实情况超过90%,就业单位既包括华为、百度等行业领军企业、普华永道等顶级会计事务所,也包括国有四大行、金融证券类上市公司及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烟草、广东税务系统、中共广州市委等央企事业单位,其中近三年毕业研究生就职于华为、荣耀等高新科技企业超15人、各大银行人接近80人,各级国家机关接近40人等。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进入中央财经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史蒂文斯理工学院、新南威尔士等国内国外知名学校。
二、推免生招收对象
获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的2026年全国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其他符合免初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条件(如在部队荣立二等功及以上等)的人员。三、招生专业
|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学制 |
学术学位硕士 |
020200 |
应用经济学 |
3 |
专业学位硕士 |
025100 |
金融 |
2 |
025400 |
国际商务 |
2 |
025800 |
数字经济 |
2 |
学术学位博士 (招收直博生) |
0811Z2 |
数字经济系统优化 |
5 |
四、申请与招收程序
1.申请免试攻读我校2026年研究生均需在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含直博生)预推免报名系统(网址:https://ehall.gdut.edu.cn/gsapp/sys/yjsbmxsd/entrance.do)进行网上报名(含本校推免生)(具体操作指引请见附件1)。申请人填写《广东工业大学2026年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申请表》(见附件2),纸质版于复试时提交。
2.申请人通过预报名系统提交电子申请资料,包括学生证、身份证(正反面)、本科学习成绩单、英语等级证明(四六级或者托福雅思)、其他学术论文或获奖证书的扫描件等材料。每个电子版文件采用pdf文件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2M为宜。
3.我校将于9月中下旬起陆续开始复试资格审核,初审通过后,学院将联系考生通知具体复试时间及安排。请意向申请考生务必在9月18日前在我校预报名系统完成报名工作。
4.收到我校复试通知的申请人应及时登录相应学院网站查阅所报读学院公布的复试办法,根据复试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并按时参加复试。
5.通过我校复试并拟接收为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考生,必须按照学院(系)规定时间在教育部“全国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免初试、转段)信息公开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我校。我校将在系统功能开通后通过“推免服务系统”向考生发送“复试通知”及“待录取通知”;考生需在规定时间在“推免服务系统”接受“复试通知”及“待录取通知”。
6.请考生在接到待录取通知的24小时内系统确认录取,否则视为放弃。
五、奖助政策

六、学院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
负责人:刘老师
咨询电话:020-87080342
电子邮箱:jjyjsbgs@gdut.edu.cn
学院官网:https://jjxy.gd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