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同学,各班级:
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面向我院全体学生开展2025年暑假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奋进新征程,筑梦新时代
二、活动时间:2025年7-8月
三、活动对象:学院本科生、研究生
四、活动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
五、活动内容:五个专题板块
专题一: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薪火
(负责机构:党建助理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子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并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红色基因,激励青年学子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担使命、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1.品读红色经典。每位党员、积极分子应选择观看一部反映党的光辉历程或事迹的红色影视作品,或研读一本记载党的奋斗历史或理论成果的经典著作,或深入了解一位为党和国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人物事迹,感悟党的百年奋进历程,并按要求书写相应的读后感,重点阐述对党的初心使命、奋斗精神的理解感悟,以及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2.讲述红色故事。党员同学可跨支部组建实践团(要求实践团内党员不少于50%),结合“读懂中国”活动,充分发挥“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亲历者、见证者、实践者的优势,通过深度访谈,系统梳理老一辈奋斗者的亲身经历,深刻挖掘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时代价值,应录制采访视频,撰写调研报告,着重分析典型事迹所折射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
3.寻访红色足迹。党员同学可跨支部组建实践团(要求实践团内党员不少于50%),深入广东省内外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革命纪念场馆开展实地研学。通过参观革命遗址、瞻仰先烈事迹、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切身感悟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在革命传统教育中锤炼党性修养、提升政治素养,应撰写调研报告。
4.支部党建共建。党员同学可按支部组建实践团,主动对接企业、社区或街道等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充分发挥自身专业学科特点,通过理论共学、资源共享、活动共办等形式,搭建交流互通的新平台,为支部各级党建“双创”的申报、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该专题要求党员同学必须参与第1项,并在2、3、4项中选一项参与。
专题二:投身实践与服务,感知时代脉搏
(负责机构:学院团委)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鼓励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一线,通过实地调研和志愿服务,了解国情社情,锤炼实践能力,在服务社会中彰显青春担当。
1.我眼中的中国。利用假期时间多走访调研祖国各地,记录祖国大好河山,可以拜访并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名胜古迹、旅游胜地、人文景观等,或者记录家乡或旅行途中的发展成就,重点展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变化,成果可以拍摄旅行期间的Vlog视频呈现。
2.“百企百村”调研实践。可结合经济学院相关专业知识,组建社会实践团队,选择家乡所在地的中小企业进行实地走访调研,了解企业经营现状、存在问题及意见建议。可以结合“人工智能”等专题开展深入学习调研。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当地的农户、村干部、乡镇干部等进行调研访谈,获得一手数据资料,将调研过程中发现的具体事件、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背后的原因,总结提炼出家乡发展某一方面的独特模式;或者是记录、感悟家乡发展过程中的某一变化或现象,挖掘变化的路径和本质,整理成文。同时鼓励同学们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进行学理化的研究,为“双创”竞赛和专业学科竞赛积累经验与素材,也可结合专业课程要求,不断充实完善课程要求的调研。调研的成果均以调研报告形式呈现。报告要求图文并茂,可以在报告中引入数据、图表、口述采访稿作为说明素材。
3.“绿美中国”调研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组建“绿美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队,带头倡导绿色低碳理念,协助街道、社区开展植树护绿、生态宣讲、公共区域清洁,或参与垃圾分类、环保宣传等志愿服务、环保手工制作、花艺美学沙龙、环保知识竞赛,在实践过程中掀起共建绿美家园、共绘美丽新画卷。应撰写相应实践报告。
4.志愿服务暖人心。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青年志愿者行动,深入乡村、街道、社区等基层一线场所,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环境保护、社区公益、为老服务、动物救助等志愿服务活动,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应撰写相应实践报告。
专题三:对话杰出校友,启迪成长之路
(负责机构:学生会)
号召在校生主动联络杰出校友代表,在交流中重点挖掘校友的成长智慧、专业精神和社会担当,展现经济学院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同时,增进校友与母校的情感联结,共同谱写新时代的“经院故事”。
走访经院校友。组建社会实践团队,积极联系家乡所在地级市的校友会,联络走访经济学院毕业的校友及校友企业,可以了解其职业发展历程、创业经验或行业见解。调研的成果均以调研报告形式呈现。报告要求图文并茂,可以录制视频、引入口述采访稿等作为补充素材。
专题四:践行劳动教育,锻造青春底色
(负责机构:劳动教育辅导员工作室)
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
德智体美,劳动最美。每位同学均应以实际行动展示当代青年的担当,积极通过做家务、为家里做饭、田地里干活等劳动,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发展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可将自己打扫庭院、整理衣物、做饭、装饰家居等创新方式通过视频形式表现出来。
专题五:书香润泽心灵,阅读点亮人生
(负责机构:学院新媒体中心)
与家长共读经典书籍。与家长共同阅读心理学相关书目至少两本,要求全体同学均按时完成阅读,并在新学期开学后的第一次班会上进行读后感分享,同时请同学们积极投稿学院官微【经院之声】栏目。
六、活动成果
请各位同学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并根据不同主题的要求,凝练总结实践成果。
1.活动原则。作品必须遵守原创、符合主题及达到宣传标准。
2.作品要求。调研实践报告要求1500字左右,报告必须图文并茂;视频类作品时长要求3分钟以内,格式为MP4。若有视频请积极投稿学院官微视频号。
3.成果提交形式
(1)成果提交形式:以班级为单位,由班委负责将班级同学的实践成果于9月1日前打包汇总,发送至年级辅导员助理。年级辅导员助理汇总后发送至各负责机构邮箱。邮件主题名称建议【本科生20XX级暑假社会实践成果】或【研究生暑假社会实践成果】。
4.实践总结表彰
新学期开学后,学院将对各类作品分别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若干名,并发放相应的荣誉证书和奖金。
七、有关要求
1.请在保证自身安全、家长知晓知情的前提下开展符合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
2.力争三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同学参与不少于1项,一年级、二年级本科生同学参与不少于2项。
3. 必选项(包括“阅读红色经典”、“与家长共读经典书籍”两项活动)由个人单独完成,不计入评奖范围。
经济学院学工办
2025年7月3日